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校访谈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高招诈骗 高考工具 高中新课程 艺术高考 高校频道 历年分数线查询
全国高考 北京高考 上海高考 广东高考 山东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天津高考 陕西高考 湖南高考 福建高考 重庆高考 安徽高考 辽宁高考 江西高考 海南高考 宁夏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广西高考 云南高考 新疆高考 黑龙江高考 青海高考 甘肃高考 西藏高考 河北高考 贵州高考 河南高考 内蒙古高考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招生为考生释疑

来源:浙江财经学院 2012-6-19 10:29:49
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为考生释疑
一、关于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
2012年学校面向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具体分专业招生人数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计划为准。
二、关于2012年招生批次和专业、项目
今年我校新增了国民经济管理、软件工程2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会计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专业达40个及20余个专业方向。普通本科分二个招生批次:财政学、税务、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六个专业和会计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本科第一批招生,其余专业为本科第二批招生;艺术设计、摄影专业列入艺术类第二批招生。
三、关于2012年招生录取方法
学校执行考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关于投档的有关规定。对进档的考生,学校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若出现考生总分相同时则参考相关科目成绩择优录取;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根据考生的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
四、哪些专业录取时有单科成绩限制
英语、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外汉语、艺术设计、摄影、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项目)七个专业在录取时对英语单科成绩有要求:英语专业要求110分(含)以上,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对外汉语专业要求100分(含)以上,艺术设计、摄影专业要求60分(含)以上,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项目)要求105分(含)以上,以上英语成绩按单科总分150分计,具体按各省普通高考实际英语单科总分等比例换算。
在英语高考成绩达到单科录取线时,按高考总分排序,如符合英语单科成绩生源不足时,则适当降低英语单科录取线(按5分一档降分) 至额满为止。
五、关于热门专业
我们认为热门专业和非热门专业是相对的,至于某一专业在某一年或几年的录取分数比较高,主要是由该专业的办学质量、师资力量、社会信誉、社会需求和行业收入等因素决定的。因此,热门专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参考我校前几年的各专业录取最低分数表,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填报专业志愿,切忌盲目追“热点”。
六、关于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会计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是由我校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Laurentian University)举办。该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具有国际会计业务能力和经济、管理、法律等宽厚知识基础的高级财务会计人才。该项目核心课程全部采用劳伦森大学指定的英文版教材,按国际通行的教学模式实行英语授课。选择在我校学习3年、赴劳伦森大学学习1年的学生,修完规定的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我校会计学专业本科学历证书、管理学学士学位和劳伦森大学的商学学士学位;选择在我校完成学业的学生,修完规定的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我校会计学专业本科学历证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在两校学习期间及毕业以后,学生可参加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全球统考;获得CGA全科证书的学生,具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可获得CGA执业资格。本项目招生人数为100人,在浙江省单列招生,代码为0166。
七、关于报考我校的优惠政策
1、为鼓励和吸引优秀学生,学校面向录取的2012级新生设立“双财”奖学金,浙江省第一批平行志愿报考我校者:高考成绩位居全省理科前500名,文科前200名的新生,免大学四年学费;位居全省理科前800名,文科前500名的新生,免大学三年学费;位居全省理科前1000名,文科前800名的新生,免大学二年学费。
普通本科高考成绩位居我校当年录取的文、理科各前10名的新生,免大学第一学年学费。
以上奖项均不累计,奖金以最高等额为准。
2、浙江省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高考成绩达到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平行志愿报考我校者,保证录取且满足第一专业志愿:
(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一、二、三等奖者,或2010年12月31日前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省赛区一等奖者。
(3)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2010年12月31日后集体项目获奖者须是第一作者。
(4) 除“三模三电”和定向比赛外,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体育比赛获奖获证者,按《浙江省高校招生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调整高考加分政策的通知》(浙高招委〔2010〕5号)规定执行,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的考生。
八、关于奖学金制度
为了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奖学金制度。现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新生双财奖学金”、“才苑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泰隆之星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奖励面高达40%,最高单项奖励金额为8000元/年·人。
九、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措施
目前在贵州、甘肃、山东、安徽、湖南、江苏、福建等省市都有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均可向家庭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贷款申请。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设有绿色通道制度,新生可凭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或《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证》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学校将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多种渠道为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
十、学生保险政策介绍
新生入校后可自愿参加“学生平安保险”和“大学生医保”,同时,还可享受学校公费医疗报销。
十一、关于学生转专业的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把竞争激励机制和创新意识引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改变高考专业定终身的现象,我校制定了转专业办法,对达到一定条件的学生给予转专业的机会。
十二、修读“双专业、双学位”的规定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势,实行各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第一专业的同时,攻读第二个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宽广的知识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拓宽就业途径,我校制定了本科生修读“双专业、双学位”办法,学习成绩优良,达到一定条件的同学可申请同时修读另一个本科专业和学士学位,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规定的学分,可取得相应的证书。
十三、关于学校硕士点专业
我校现设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统计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3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MBA)、会计、金融、保险、税务和资产评估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十四、关于毕业生就业
学校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将普通教学、基础教学、专业教学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个性发展,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因此,我校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几年来,毕业生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双向选择”就业,普遍受到政府机关、科研单位、以及大中型事业单位以及三资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青睐。为帮助毕业生就业,学校设有专门的毕业生服务机构,通过一系列规范的措施来帮助和指导毕业生走向社会。因此,我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畅通,选择机会多,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08%。
十五、关于2012年新生收费标准
我校严格执行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的有关规定。普通本科每生每学年3960元;艺术类本科每生每学年7000元。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项目)的学费按物价部门审批公布为准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